在民间,至今流传一句禁忌歌谣:“正月里不剃头,剃头死舅舅”。现在上了岁数的人还对此身怀忌讳。有媒体报道说在长春,因为舅舅发现自己的外甥理发,而闹得很不愉快。在这位舅舅看来,这个外甥“太任性”,没礼貌,正月里理发,无疑是对他的“诅咒”。最后在亲戚的调节下才算作罢。
正月里不理发,仍然在很多地方口耳相传,尤其是有舅的孩子,有些讲究的家长则会对其格外叮嘱,生怕孩子在正月里理发会对孩子的舅不利。当然,这也似乎有些小题大作,牵强附会,有些迷信的成分。
“正月里不剃头”与“死舅”这两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,究其源头,源于一种附会和误传。据民国二十四年版的《掖县志》卷二《风俗》揭出了习俗的谜底:“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,明朝体制一变,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,故曰‘思旧’。相沿既久,遂误作‘死舅’。”正月不剃头,原是“思旧”。即说清军入关,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辫,而汉民则由于心怀故国,相约正月里不剃头,以示不忘旧君,成为“思旧”。时间久了,“思旧”便谐音成了“死舅”,最终以讹传讹,成了“正月里不剃头,剃头死舅舅”的民间禁忌。